国资央企如何助力新型工业化:打造产业升级的强劲引擎

元描述: 深入解读国资央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关键作用,涵盖产业链供应链、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技术融合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为读者提供国资央企助力新型工业化的全面解析。

引言: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奋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资央企肩负着产业报国的重大使命,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产业升级为目标,以品牌建设为引擎,更大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本文将围绕国资央企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关键作用,从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着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着力打造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等五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一、筑牢基础: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卡脖子”技术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最大的隐患。国资央企作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压舱石”,必须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战略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1.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年来,国资央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如飞腾CPU、“魂芯三号”DSP、高速列车受电弓技术、T800级碳纤维等,有力维护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但仍需克服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迫切需求,扎实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一批标志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从源头解决我国产业体系“缺基少核”问题。

2. 有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国资央企作为产业链领军企业,应加快打造产业链现代服务体系,健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确保极端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

3. 提升战略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我国战略性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必须加大战略性能源资源勘探开发投入,加快国内增储上产和产供销体系建设,优化国有资本在海外能源资源等领域布局,不断扩大我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纵深,更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

二、激发活力:着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国资央企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1. 切实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国资央企科技创新能力取得长足进步,研发投入连续突破万亿元,但仍需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健全研发投入多元筹措和稳定增长机制,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健全符合科技工作规律的科研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加大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英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形成更多创新创造成果。

2. 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国资央企要持续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参与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推动解决一批生产实践中的科学问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信息、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超前布局,努力解决一批底层技术和根技术问题,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强的重大科技成果。

3. 充分发挥产学研主导作用: 产业创新需要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发力。国资央企要更深更广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任务,在国家科技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论证制定和技术预测中发挥更大作用;强化科研攻关组织,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加快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重大中试项目,促进原创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加快转化。

三、优化结构: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着力点。国资央企必须主动担当、勇挑重担,坚持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端发力,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切实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走在前、作表率。

1.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国资央企要通过设备改造、技术攻关、工艺升级、产品打造等多种途径,加快产品迭代升级,增加高端产品供给,不断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领域拓展延伸;带头落实能源、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开发推广更多绿色产品,抢占绿色发展先机。

2.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国资央企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更加突出分类施策,对于新一代移动通信、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工装备等优势领域,加强集群式发展,更好促进产业聚集,提高产业链竞争力;对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具有发展基础但未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加大布局力度,抓紧迎头赶上;对于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领域,鼓励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努力掌握产业核心资源和关键技术。

3. 超前布局、梯次培育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国资央企要紧盯能够催生全新产品、商业模式、产业业态,有望引发产业变革拐点的技术,充分发挥央企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打造一批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支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四、融合赋能: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技术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国资央企必须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更大力度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 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 中央企业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数字化車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标杆,同时针对中小企业需求推出轻量级、低成本、标准化解决方案,服务全行业转型升级和治理能力提升。

2. 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和基础性技术。国资央企要加快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供给能力,探索建立一批任务导向、跨所有制的产业发展共同体,以通用大模型为基础,结合通信、电力、制造、石化等国民经济主体行业数据,加快建设一批行业大模型,构建一批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打造一批深度应用场景,全面赋能行业发展。

3.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企业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国家队,必须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同时构建更加完善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筑牢数字经济安全屏障。

五、树立标杆:着力打造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

品牌是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是产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资央企必须把品牌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着力打造一批立足中国、享誉世界的自主品牌,以品牌强企助力品牌强国建设.

1. 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质量是品牌的基础,也是品牌的生命。国资央企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意识,建立全周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质量管理;积极制定高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水平的企业标准,及时将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融入标准,主动开展标准国际化合作,让高品质成为中央企业的价值追求。

2. 塑造品牌良好形象: 优秀品牌形象能够带来资产溢价、创造丰厚回报。国资央企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优化品牌国际化运营,增进国际社会对央企品牌的认同感。

3. 丰富品牌价值内涵: 提升品牌核心价值,根本要靠创新。国资央企要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的有效联动,大力提升品牌的科技含量,让创新成为企业品牌的活力之源;创新企业的产品种类,增强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在供需良性互动中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品牌价值提高;促进文化的深度融合,创造性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央企品牌,厚植企业品牌底蕴。

常见问题解答:

1. 国资央企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国资央企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协同攻关,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突破“卡脖子”技术。

2. 国资央企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国资央企应加强产业链协同,建立产业链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构建全球化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3. 国资央企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国资央企应积极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大数据应用,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数字化转型,并引导中小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效率,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

4. 国资央企如何才能更好地打造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

国资央企应以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为基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

5. 国资央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国资央企应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新型工业化推进全过程、各方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

6. 国资央企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

国资央企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构建产业生态,实现共同发展。

结论: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任务。国资央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担当、奋力拼搏,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链供应链、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技术融合及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