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联合利华官网公告称,已收到美国私募股权公司Yellow Wood Partners LLC收购Elida Beauty的具有约束力的要约。这意味着联合利华终于“甩”掉了增长缓慢的Elida Beauty业务“包袱”。
这笔交易的财务条款尚未披露,预计将于2024年年中完成。据悉,Elida Beauty 成立于2021年,该业务部门拥有Q-Tips、旁氏(Ponds)、Caress、Timotei、TIGI等 20 多个美容和个人护理品牌。该业务在2022年的营业额约为8亿欧元。
对此次收购,联合利华个护业务总裁Fabian Garcia表示:“这标志着我们朝着优化个人护理产品组合又迈进了一步。”Fabian Garcia称,首要任务是通过投资于关键的战略重点领域来加快我们实力品牌的增长,例如推动不容错过的品牌优势和扩大多年创新。
至此,联合利华今年已进行了多项资产处置,为继续削减成本做出努力,以期解决业绩增长难题。对于出售等相关事宜,联合利华官方客服人员12月22日对《华夏时报》记者,其尚未收到相关信息,无法回复,会如实记录反馈。记者向联合利华方面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持续“瘦身”
由于Elida Beauty业绩表现不佳,并且联合利华此前早已有出售该业务部门相关动作,本次打包出售的举措也被业内人士称为“甩包袱”。
根据联合利华最新财报数据,其三季度营业额同比下降3.8%至152亿欧元(约合1178.88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容与健康部分营业额三季度同比下滑4.9%,为31亿欧元(约合240.43亿元人民币);个人护理部分营业额为36亿欧元(约合279.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2%。Elida Beauty便隶属于联合利华个人护理板块,
联合利华早在2021年便首次试图剥离Elida Beauty,但在其他消费品公司挑选出个别出售品牌后,导致报价未达到其估值预期,后于当年晚些时候取消了这一进程。又于9月重启了出售程序。直至此次Yellow Wood成为该业务拍卖的赢家。
Yellow Wood Partners合伙人Tad Yanagi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Elida Beauty团队合作,带领这些品牌进入下一阶段的增长和扩张。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喜欢这些品牌,因为它们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上述公告,具有约束力的要约受通常的成交条件、监管要求和咨询流程的约束。这笔交易的财务条款未披露,预计将于2024年年中完成。
若此次出售顺利完成,这将成为联合利华新任首席执行官上任后的首个大动作。2023年7月1日,联合利华前首席执行官乔安路(Alan Jope)正式交棒司马翰(Hein Schumacher),结束了自2019年来的首席执行官任期。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联合利华向美国私募股权公司出售旗下非核心美容和个人护理业务的原因在于优化业务结构。出售非核心业务部门可以使公司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整体运营效率,还可以减轻财务压力。通过出售业务,联合利华可以获取一定的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或投资其他领域,以减轻财务压力。同时,剥离非核心业务,也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提高市场份额。
品牌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则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联合利华此次出售行为属于企业正常的战略调整,在全球的日化行业,联合利华属于头部企业,收购或出售某些业务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对于这样的行业巨头来说,更看重的是未来有潜力的业务,如果未来潜力有限,再加上当下业绩不理想,就有可能被出售。如果此次非核心业务出售完成,对于联合利华来说等于为企业瘦身减脂,把更多的资源、人力及物力投入到未来更有潜力的业务上,让企业实现更稳健发展。”詹军豪说。
事实上,近年来,联合利华已经出售多项资产。收购Elida Beauty也将是Yellow Wood一年内第二次从联合利华收购非核心品牌。今年5月,Yellow Wood收购了联合利华旗下的个人护理品牌Suave。
此外,在今年10月份,联合利华还宣布,将男士护理品牌 Dollar Shave Club 出售给美国私募股权公司 Nexus Capital Management LP,但联合利华仍将保留对该品牌35%的股权比例,根据交易惯例,该交易将于今年完成。
加速削减成本
联合利华是一家英国日化集团公司,堪称全球消费品巨头,极限时拥有近2000多个品牌。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品牌:多芬沐浴露、清扬洗发水、奥妙洗衣液、金纺柔顺剂、和路雪冰淇淋等等。
“瘦身”背后,如今联合利华共在全球拥有品牌数量为400多个。近年来,其业绩表现也不尽如人意,高成本承压、增长放缓,同时还面临“品牌老化”等问题。
据最新财报,今年第三季度联合利华基础销售额增长5.2%;价格增长5.8%;销量下降0.6%;营业额为152亿欧元(约1173.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8%。并且,第三季度其业务全线下滑。上半年其基本销售额增长9.1%,其中价格增长9.4%,销量则下滑了0.2%。
价格上涨,销量下滑,联合利华陷入尴尬。
对于此次业绩表现,公司首席执行官司马翰在财报中也坦言:“近年来联合利华的表现并没有达到潜力。我们的增长质量、生产力和回报都没有达到预期。我们将通过加强创新和品牌背后的投资,以及利用我们的运营模式来提升业绩。”
“过去6年中,我们的销量增长(注:反映企业增长质量)一直滞后,竞争力难以达到并保持在预期水平。毛利率在下降,而且每股收益增长也陷入停滞。” 司马翰说,这也导致该公司的整体股东回报未达目标,补救这一点并令联合利华股东回报重返业内的头部水平是首要任务。为此,联合利华需要在“加速增长”“生产力与简化”“绩效文化”三大方向行动起来。
出售资产,也被业内看作联合利华应对系列问题的一大举措。对此,江瀚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联合利华希望通过出售非核心业务来改善公司业绩的现实需求。
在江瀚看来,联合利华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是市场竞争激烈,面临宝洁、欧莱雅等竞争对手的压力。其实,市场需求变化也是导致其业绩下滑的原因。消费者需求逐渐向天然、有机等方向转变,导致部分产品销量下滑。此外,成本压力上升也挤压了其利润空间,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为了转嫁成本,抵消原材料通胀、生产和物流成本上升的影响,联合利华进行了疯狂涨价。
联合利华CFO格雷姆·皮特克特里曾在发布2022年年报时表示,公司目前只覆盖了成本通胀的75%,预期2023年的定价依然会继续走高。
但数据说明,一味靠涨价并不能解决业绩难题,用涨价撑业绩,联合利华如何能走远?联合利华也公开表示价格增长放缓。
除此之外,联合利华还需要更多的策略来面对业绩下滑难题。出售资产不是首次,将会是最后一次吗?